張箭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為學校解決操場、提高校園體育環境、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建議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完善制度保障
市教育局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遼寧省委辦公廳、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遼寧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措施》(遼委辦發〔2021〕24號)要求,正在起草《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實施方案》,和市文旅廣電局共同制發《關于阜新市深化體教融合工作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阜文旅廣電發〔2022〕8號)等文件。
文件中明確規定以市教育局、市文旅廣電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各縣區政府為責任單位,按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和體育場地器材配備目錄,建設場地、配備器材,建立體育器材補充機制,全面改善辦學條件。把義務教育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建設納入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評估指標體系,重點推進農村學校在體育設施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縣區在中小學建設體育場館,加強共用共享。小規模學校以保基本、兜底線為原則,配備必要的功能教室和設施設備。加強城區條件薄弱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社會共享、校內功能教室改造等多種方式,建好滿足課程教學和實踐活動需求的場地設施、專用教室。積極爭取社會力量捐資或資助學校體育場館建設和器材配備。
支持我市公共體育場館和具備條件的學校體育場館課余時間向青少年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鼓勵利用老舊廠房、存量土地、地下空間等建設體育場地設施。
二、加強學校體育設施設備、運動場地建設
根據教育部《中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我市基本配齊配足學校體育器材設施,各學校重點是提高器材利用率,損耗性器材要得到及時補充和更新。2021年全市學校體育專用器材經費支出達270萬元。
截至2021年,我市已建成塑膠操場120余塊,其中市區、縣城及重點學校均鋪設了塑膠操場??。各學已基本配置籃球場等體育設施。阜新市于2014年全面啟動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改善工作,制定了《阜新市2014——2018年薄弱學校改造規劃》。2019年我市“全面改薄”工作圓滿收官,全市75所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完畢,其中新建校舍14.33萬平方米,新建及改造運動場地9.68萬平方米,共投入資金2.8億元。通過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改善工程,已基本補齊農村中小學體育設施的短板,滿足基本學生體育活動、教育教學的需要。
按照教育部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工作要求,2022年我們把嚴重影響學校教育教學,存在校園安全隱患的運動場地建設工作列為今年教育大事。全市計劃新建及維修改造操場地6塊,面積5.7萬平方米,總預算1685.16萬元,資金來源為中央、省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資金、省城區薄弱中小學補助資金及中央一般債卷資金,已全部到位。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已召開專題會議謀劃部署,采取市、縣區、學校三級聯動機制,建立項目清單,制定項目時間表、路線圖。并將此項工作納入政府教育督導對縣區教育履職考評范疇,實行周調度、月報告,及時掌握項目進展情況,保證項目按期完成。
(一)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程。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開設剛性要求,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中小學校在每兩周的體育與健康課時內安排1節健康教育課。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全面落實學生每天校內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校在沒有體育課的教學日,安排1節體活課,每天統一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學校上下午各安排1次。
(二)深化教學改革。進一步梳理民族民間體育項目,逐步增設以武術、跳繩、毽球、摔跤、棋類、空竹、射藝、五禽操(戲)、珍珠球、舞龍舞獅等中華傳統體育文化項目,挖掘阜新特色的競走、博克、柔道等體育項目。實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體育傳統特色校建設工程,每2年開展一次體育傳統特色學校評定、復核和發展情況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擇優予以扶持。

(三)改進育人模式。構建小學早訓練,初中不斷檔,高中有特長的體育人才梯隊培養體系。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運動訓練規律,科學安排訓練計劃,積極開展課余體育訓練,通過組建足球、籃球(小籃球)、排球、乒乓球、田徑等運動隊、代表隊、俱樂部和興趣小組等形式,為有體育特長的學生提供成才路徑。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做好統籌規劃,以初中學校學區為基礎,聯合學區內覆蓋的多所小學建立共同體,開展1至2項相同項目的體育訓練。高中學校針對縣域內初中學校的體育特色,開展“一校多品”的特色項目訓練,暢通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輸送渠道。同時,要增加各類青少年體育組織數量,擴大覆蓋面。通過擴大校內、校際體育比賽覆蓋面,組織U系列籃球賽、乒乓球賽、羽毛球賽、冬夏令營等選拔性競賽活動,發現具有運動天賦的學生,為競技體育輸送人才打好基礎。
(四)監測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認真落實衛生部、教育部聯合制定的《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的通知,建立新生入學健康檔案。在校學生每年進行一次常規健康體檢。體檢率100%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市直屬學校有市教育服務中心保健部承擔,兩縣五區學校由縣區教育局承擔。健康體檢項目有內科常規檢查;眼科檢查;口腔科檢查;外科檢查;形體指標檢查;生理功能指標檢查;實驗室檢查等。學生健康體檢機構在體檢結束后,分別向學生(家長)學校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反饋學生個體健康體檢結果與學生群體健康評價結果。一是做好學生個體報告單。包括學生個體體檢項目的客觀結果、對體檢結果的綜合評價以及健康指導建議。二是做好學校匯總報告單。包括學校不同年級男女生的生長發育、營養狀況的分布、視力不良、齲齒檢出率、傳染病或缺陷的檢出率,不同年級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及健康指導意見。三是做好區域學校匯總報告單。包括所檢查學校學生的總體健康狀況分析,包括生長發育、營養狀況的分布、視力不良、齲齒檢出率、傳染病或缺陷檢出率以及健康指導意見。四是做好 學生健康檔案管理。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將學生健康檔案納入學校檔案管理內容,實行學生健康體檢資料臺賬管理制度;根據學生健康體檢結果和體檢單位給出的健康指導意見,研究制訂促進學生健康的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促進學生健康的各項工作。
阜新市教育局
2022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