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副部長王嘉毅提到,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每天保證一節體育課,另外課后再鍛煉一個小時,全面培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記者獲悉,近期四川省教育廳接到多起關于學校體育工作的反饋。省教育廳通過實地調查,發現部分市(州)學校在體育課程開設及學生校內體育鍛煉時間安排上確實仍然存在不足。
為深入貫徹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持續提升我省學校體育教育質量、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四川省教育廳近日下發《關于確保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的通知》,就嚴格確保學生體育活動時間、切實加強師資隊伍和場地設施建設、廣泛開展體育賽事及活動、強化督導與落實整改等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各學校要嚴格按照《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印發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及比例(2024年版)的通知》要求,加快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高中階段學校每周安排3節體育課。嚴禁以任何形式的大課間活動、非全員參與的課后服務、興趣課程、社團活動等替代正規體育與健康課程,嚴禁其他學科及活動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時。
鼓勵將課間休息時間延長至15分鐘,確保課后1小時鍛煉時間,確保中小學校學生每日綜合體育活動時長不少于兩小時。豐富大課間及課外活動的形式與內容,鼓勵學生多奔跑、多運動、多見陽光、呼吸新鮮空氣,讓同學們身上有汗、眼里有光,有效解決學生視力下降、體重超標等問題,讓學生更加陽光健康。
同時,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參照最新的課時標準與要求,通過增加教師編制、優化現有教師資源配置、實施教師轉崗培訓、引入共享教師等多種途徑配齊配強中小學體育教師。支持優秀退役運動員進校園擔任體育教師或教練員。加強體育場地建設與器材設施的配備,充分利用跑道、樓頂等各類可用空間增設學生喜愛的小籃球架、乒乓球臺等體育設施,為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同時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與運動保護指導,確保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安全。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趙子君
日前,“初心·明眸行”四川都江堰站啟動儀式在都江堰市友愛學校舉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與都江堰友愛基金會、都江堰市教育局相關人員共同參與了此次活動。來自上海的眼病專家為現場師生進行了科普講座,分享了保護眼睛的“十個小妙招”,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愛眼護眼方法。同時向熱心眼健康宣傳的都江堰各個學校的保健教師和家長志愿者頒發了“明眸科普宣講團”成員聘書,捐贈了書包、文具和護眼繪本,鼓勵“愛眼護眼,從我做起”。
此次公益活動不僅有效推進了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更是對十多年“滬都”情的真摯回應。接下來,都江堰市教育局將和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深度商談上海—都江堰兩地間的醫教互促合作事宜,在都江堰各個學校大力開展近視篩查、眼健康科普、防控監測、協助眼病醫治等活動,為校家社協同育人區域“教聯體”提供動力和支持。
李麗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茵 文/圖
c141106.html-文明交通齊參與綠色出行我先行,
c141107.html-30余年助殘用愛照亮殘疾人的心田,
c141108.html-網絡安全科普劇寓教于樂普及文明上網知識,
c141109.html-四川省教育廳: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
c141110.html-上海“初心·明眸行”在都江堰啟動,
c141111.html-大彎中學開展跟崗培訓活動,

c141112.html-成都工業職院定點扶貧工作有成效,
c141113.html-288名體育教師大比武“蓉菁杯”專業技能大賽舉行,
c141114.html-這場講座讓家長讀懂孩子,
c141115.html-成都鹽外芙蓉學校舉行校園體育節,
日前記者獲悉,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教育、文化、技能培訓、消費幫扶等優勢,加大對石渠縣許巴村的定點幫扶工作力度,聚焦鄉村振興五大目標,助力許巴村產業振興跑出“加速度”。
在幫扶過程中,成都工業職院利用其專業優勢,全面拓寬許巴村的產品渠道。一方面通過建立互聯網電商、直播、小視頻新媒體電商平臺,幫助村民實現就地就近就業,為地方產業發展留住“人氣”;另一方面通過成立商品代銷點,讓許巴村的枸杞、人參果、白菌、黑青稞等特色農副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聚焦許巴村的產業發展,學院瞄準其青稞糧草等產業優勢,助力其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的示范推廣、輻射發展,依托許巴村發展農副產品、合作社建設項目,讓村民當上股東,每年獲取分紅,帶動當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輸血還需造血。成都工業職院按照將培訓基地建在“家門口”的思路,利用豐富的教學、教育資源成立“技術技能人才培訓中心”,精確瞄準許巴村最薄弱的技術人才教育領域,建成多類專業實訓基地。依托中心開展電子商務、文化旅游、政務禮儀、普通話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就業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能培訓。自2021年以來,學院為當地群眾完成各類線上線下培訓347人次,全村二、三產業人才資源逐漸豐富,為打通產業壁壘、延長產業鏈條持續注入了人才活力。近年來,學院結合許巴村的產業優勢,形成定點幫扶工作的項目清單,已累計協調各方資源100余萬元,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幫助許巴村全力釋放發展“活力”。許巴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該學院曾獲評“四川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和“四川省脫貧攻堅專項嘉獎集體”。蘇柯又 沈翔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謝函穎
日前,以“實施新教材 落實新課標”為主題的2024成都市“蓉菁杯”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大賽決賽在蒙彼利埃小學拉開序幕。在為期一周的時間里,來自全市23個區(市)縣代表隊和市直屬(直管)學校代表隊的288位優秀體育教師展開角逐。
據了解,今年比賽項目新增了八段錦及三大球、體操等項目,旨在深化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改革,提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師的團隊能力。
據介紹,本次技能大賽針對6年教齡以上的骨干教師,比賽項目更偏重教師對武術、三大球、體操的綜合技能,提升體育教師的專項技能,讓體育教師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從而帶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除了“蓉菁杯”技能大賽,成都市教育局還設立了“蓉新杯”“蓉卓杯”技能大賽,為青年教師、骨干教師、卓越教師搭建不同層次的展示平臺。去年,成都市教育局發布《成都市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大賽三年(2023—2025)規劃》,在原有體育技能大賽的基礎上升級,為教師提供“比武”平臺。“蓉新杯”針對教齡6年以內的青年教師,促進其專項技能的提升;“蓉菁杯”針對教齡6年以上的骨干教師,提升教師專業技能;“蓉卓杯”的挑戰難度最大,旨在培養一批全面發展的體育教師隊伍。
據悉,市教育局已連續12年舉辦體育教師專業技能大賽,全市超過10萬余人次體育教師參與,通過以賽促培、以賽促研,促進全市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加強高素質專業化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全市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及體育教師專業成長。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謝函穎
c141106.html-文明交通齊參與綠色出行我先行,
c141107.html-30余年助殘用愛照亮殘疾人的心田,
c141108.html-網絡安全科普劇寓教于樂普及文明上網知識,
c141109.html-四川省教育廳: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
c141110.html-上海“初心·明眸行”在都江堰啟動,
c141111.html-大彎中學開展跟崗培訓活動,

c141112.html-成都工業職院定點扶貧工作有成效,
c141113.html-288名體育教師大比武“蓉菁杯”專業技能大賽舉行,
c141114.html-這場講座讓家長讀懂孩子,
c141115.html-成都鹽外芙蓉學校舉行校園體育節,
c141106.html-文明交通齊參與綠色出行我先行,
c141107.html-30余年助殘用愛照亮殘疾人的心田,
c141108.html-網絡安全科普劇寓教于樂普及文明上網知識,
c141109.html-四川省教育廳: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兩小時,
c141110.html-上海“初心·明眸行”在都江堰啟動,
c141111.html-大彎中學開展跟崗培訓活動,
c141112.html-成都工業職院定點扶貧工作有成效,
c141113.html-288名體育教師大比武“蓉菁杯”專業技能大賽舉行,
??
c141114.html-這場講座讓家長讀懂孩子,
c141115.html-成都鹽外芙蓉學校舉行校園體育節,